在浩瀚的汉字海洋中,总有一些字眼如璀璨星辰,虽不常现于日常交流,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。今天,就让我们一同走近这样一个字——
一、“糜”字怎么读:
“糜”,读作糜(mí或méi),汉语二级字,
二、“糜”字的详细释义:
糜(mí)
1.稠粥;像粥的食品。肉~。~沸(形容混乱纷扰)。
2.烂。碎:~烂。~躯(牺牲生命)。~灭。
3.浪费 : ~费。
4.姓
糜(méi)
1.糜子。即“穄(jì)子”。一年生草本植物,形状像黍子。也指这种植物的籽实。
三、“糜”字在古文中 的用法及例句:
例句——《释名.释饮食》:“糜,煮米使糜烂也。”
例句——《汉书.贾山传》:“万钧之所压,无不糜灭者。”《左忠毅公逸事》:“国家之事糜烂至此。”
例句——《冯婉贞》:“度不中而轻发,徒糜弹药。”
四、“糜”字字源演变:
形声字。篆文从米,麻声。隶书从米,靡声。楷书沿袭了篆文的写法。本义是粥。《礼记·问丧》:“故邻里为之糜粥,以饮食之。”粥一般都煮得比较烂,所以“糜”又引申有碎烂的意思。《字汇·米部》:“糜,烂也。”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梁惠王以土地之故,糜烂其民而战之,大败。”还引申有耗费、米麦碎粒的意思。字还通假为“眉”。《字汇补·米部》:“糜,与眉同。”
形声字。 《说文》:“,穄也。从黍,麻声。” 《初学记》卷二十七《草部·五谷第十》引崔豹《古今注》曰:“,穄也。”今多假借《说文·米部》释为“糁也” (一种稠粥)的“糜”字为之,即今糜子。《吕氏春秋·本味》:“饭之美者,玄山之禾,不周之粟,阳山之穄,南海之秬。”高诱注:“穄,关西谓之糜,冀州谓之。秬,黑黍也。”今简化为“糜”。
五、“糜”姓的来源与历史:
这些说法提供了糜姓的多种来源和历史背景,反映了姓氏在中国历史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