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包是一种发酵食物,也可以说发酵是面包的灵魂。构成面包的四大元素不外乎:面粉、水、盐和酵母,酵母是一种纯生物发酵剂,在适宜的条件下,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,使面团呈蜂窝状膨松体,松软而富有弹性。说到在家自己制作面包,琳琅满目的什么“直接法”、“一次发酵”、“二次发酵”,新手朋友就开始晕了,更令人不解的是为什么好不容易让面团膨胀到2倍大了,接着却要排气打回原形?
现在就来为大家系统全面的答疑解惑
首先,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酵母,以及酵母对面包面团所产生的作用:
“一发、二发”,具体是指哪个过程呢?
从酵母加入面团的那一刻,面包就在进行发酵,所谓“一发”,是不需要进行其他操作,因此面团的第一次发酵又称基础发酵;而整形后入炉前的发酵,称为二次发酵,也叫最终发酵。
第一次的发酵,除了使面团变大,面团内部的微生物也会产生肉眼看不见的变化:
那么为什么还要二次发酵(最终发酵)呢?
最终发酵更多影响的是面包最终的体积和形状。二次发酵不足的面包,在烘烤中容易发生“侧爆”,从外表看:体积小、摸起来较硬且沉甸甸的,内部组织都是绵密扎实。
在对酵母的发酵过程和作用有所了解之后,为什么好不容易经过发酵产生的气体,又要排气排掉呢?下面我们聊聊整形:
综上所述:
面团在发酵的同时也进行着一个熟成过程。经过发酵过程产生的一系列奇妙变化,使面团的性质达到最佳状态。面包才可以膨胀出海绵般的多孔组织,散发出复杂又令人难以抗拒的滋味。
现在对于面包的发酵是否有了一定的了解?希望能为您在家自制面包,提供了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