闲翻《谈美书简》,关于美学的知识理论走马观花地看,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单刀直入、敢于批判的精神。用朱光潜先生的话来说:“以一个年过八十的老汉还经常带一点火气,难免要冒犯一些人。我实在忍不下去啦!请原谅这种苦口婆心吧!让我们振奋精神,解放思想,肃清余毒,轻装上阵吧!”
谈及研究美要从现实生活出发,还是从抽象概念出发,朱光潜着实“坑”了老友一把。友人寄来《美的定义及解说》,内容涉及美的定义、解说、附记、声明,洋洋洒洒下笔万言,加上自我调侃:“以上美的定义,无非自己在美学研究长途中的一个小小暂时‘纪程’而已。以后于其视为绊脚石时,自己或旁人,都可以而且应当无所爱惜地踢开它!”类似这样的自谦之语可谓稀松平常,作为朋友,似乎也该不吝溢美之词。可朱光潜呢?面对一份大堆积木、缺乏实例、毫无情感的文稿,他来了一个以子之矛攻子之盾!“这里的惊叹号是文中唯一的动了一点情感的地方,表现出决心和勇气,但你的定义以及你得出定义的方法正是你的绊脚石。你如何处理这块绊脚石,且观后效吧!”以惊叹号回应惊叹号,批判之精神如针尖,如麦芒,一览无余。
“博学之,审问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笃行之”讲的是治学修身的方法,加一个“批判之”,亦未尝不可。就做学问而言,敢于批判或接受批判都是底气充沛的表现!朋友汪主席说:“参加小说高研班那会,同学们双手捧着文稿,挨个敲门,逢人便称请恶毒攻击!”“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。”攻击的前提是对作品的充分解读,不把文稿读通、读懂、读透,怎敢挑刺?挑出刺后不来一番周密的佐证,如何使人信服?既指出弊病,必得给出一剂“良药”,方是正理。如此批判是对作者莫大的尊重,更是做学问该有的精神。
新媒体时代,发表作品不再是名人大家的专利,各式公众号、软件不设门槛,坐在家里,写些东西,标配几张美图,后附高大上的个人简介,动动手指,发朋友圈,人人点赞,个个鼓掌。诚然,赞美之言轻飘飘、软绵绵,入耳兼入心,可除了三分钟的热血膨胀、激情燃烧,又能留下什么呢?而诤言直谏犹如一记警钟,使人警醒,引人深思,沉郁过后,振作精神,去打磨惨淡的稿子。
当下,互联网成为新兴舆论载体,一众网友针砭时弊,各抒己见,在碰撞出思想火花时,亦不免唇枪舌剑。我们享受了话语权带来的畅快,就该避开偏颇,缜密推敲,让批判成为一种精神,化作前行路上的不竭动力。